埋弧焊接不锈钢管焊接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编制焊接工艺文件


  焊接工艺文件种类较多,一般情况下,各个企业应根据每个产品的实际情况编制完整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早期也称《焊接工艺规程》)。一般《焊接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定位焊的焊接方法和定位焊的焊接材料。一般定位焊采用焊条电弧焊,焊接材料的选用见本章4.1节或第2章。


   ②. 焊接返修方法和焊接返修用的焊接材料。局部焊接返修一般选用焊条电弧焊,整条焊缝焊接返修可采用埋弧焊,也可采用焊条电弧焊。


   ③. 焊接返修次数。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同一部位的焊接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超过两次以上的返修须经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焊接返修后须保证原有的抗腐蚀性能。


   ④. 多层或多道焊时道间温度不得超过150℃。


   ⑤. 施焊重要焊缝的焊工须持证上岗施焊。


   ⑥. 无损检测。根据设计图样要求或产品设计制造标准的要求,规定接头焊后无损检测方法(例如X射线检测)、检测比例和检测部位(例如某些低中压压力容器的A、B类焊缝允许进行局部射线检测、检测比例不低于20%)、合格级别(例如不低于II级为合格)。


   ⑦. 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件制作须符合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 150.4-2011《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NB/T 47015-2011(JB/T 4709)《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 47016-2011《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等文件的要求。



二、焊接工艺评定


   ①. 焊接工艺须在产品施焊之前评定合格,包括熔入正式焊缝内的定位焊缝、正式焊缝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接头返修的焊接工艺。用组合焊接方法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例如,焊条电弧焊打底,埋弧焊盖面的组合焊接),须注意每种焊接方法适用的焊缝金属厚度范围及每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参数适用范围。


   ②. 晶间腐蚀焊接工艺评定。化工容器或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其焊接工艺须在产品施焊之前晶间腐蚀评定合格。



三、坡口的准备


   埋弧焊的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执行GB/T 985.2-2008《埋弧焊的推荐坡口》或本企业制定的相应焊接技术文件。


 1. 坡口加工要求

  

   埋弧焊时,一般看不见焊接熔池,也看不到待焊轨迹,施焊过程操作稍有不当,即产生焊偏、焊瘤等缺陷;而且,通常自动焊的焊接速度设定后不做自适应调节,即填充金属熔人熔池的多少是基本固定不变的,不能适应坡口大小、间隙宽窄的波动;加之电流密度大、热量集中,收弧时弧坑较大,易产生弧坑裂纹。为此,对待焊件边缘(包括坡口)要求较高。


   a. 待焊工件边缘要平整,要求导电嘴端面与待焊处要保持恒定距离,不能有过大的跳动。


   b. 坡口和板边最好用刨边机加工(小件可在铣床或刨床上加工,不锈钢管的环向坡口可车床或坡口机加工),没有刨边机或其他机加设备的可用等离子弧切割机进行加工,但要保持切割面平整。当坡口处有残留渣迹和残余变形时,一定要用砂轮打磨平滑和矫正齐平。用机加工方法和等离子切割法加工的坡口,热影响区小,不会影响焊接接头抗腐蚀性能。


 2. 工件组对要求


   对接接头待焊处坡口间隙和坡口钝边要均匀一致,否则焊接时易产生烧穿、未焊透、未熔合或者焊缝成形不良等缺陷。



四、引弧板和收弧板


   施焊以前要配备引弧板和收弧板,纵焊缝引弧板的厚度和化学成分要与待焊材料一致,板的长度不小于150mm,宽度不小于50mm、引弧板和收弧板与待焊件之间要平齐,不允许留有间隙。焊接环焊缝不能用引弧板和收弧板时,只好在待焊处引弧,焊过一段距离后,要将引弧处进行修整;收弧时,仍在焊缝上收弧,但必须修磨收弧焊缝,不允许有弧坑裂纹和弧坑凹陷。



五、施焊环境


   焊条电弧焊时焊接场地风速不大于10mm/s;相对湿度不大于90%;要避免风、雨、雪的直接影响;环境温度不得低于0℃,否则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左右。焊接厂房应安装通风设备,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环境的污染。







联系方式.jpg